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今日报丨朱元璋广设冤案,一才子写一临刑诗,朱得知后反杀监斩指挥

时间:2022-11-05 15:40:3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朱元璋是谁?他是布衣出身的天子,他一生戎马,创造了大明的开端。他看似薄情,却将自己的深情都交给了马皇后。而他同时也是一个疑心迫重,善用刑罚的皇帝,所以,在他统治的时期,官员的更替成为了常见的事情。

对于朱元璋来说,只要将引子放到了他的手中,他就要把这把火烧的旺起来。于是乎,从一位大臣开始,逐渐蔓延到了其他的地方,更是造成了许多无辜的人,在这样的事故中被迫殒命。而蓝玉一案,真的可谓是牵连甚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年,蓝玉自恃劳苦功高,本就嚣张跋扈的他,渐渐的更是不为管教。私底下畜养庄奴,更是不听御史之言。北征回国,因为关门已关,他就直接破门而入。这样的他,逐渐的被朱元璋而不喜,本打算给他提升他的位置,也因为这些事情放弃了。但是,蓝玉还是不知悔改,继续着自己的肆意妄为,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心。

当年的朱元璋,还没有对他失望,更是让他做了太子太傅,但是,蓝玉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更是说,自己难道不能胜任太师吗?总而言之,这样的蓝玉,逐渐的成为了朱元璋眼中,有恃无恐的人。于是乎,有人动手了。

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蓝玉谋反。先不说,究竟有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就单单是蓝玉之前的那副表现,似乎都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朱元璋本身就有很大的疑心,面对这个愈发嚣张的大功臣,他怕是不能让蓝玉安稳的度过了。于是,由蓝玉开始,涉及的人员一度达到了约两万人。

在这些人中,有的是身居高位的大功臣,如同蓝玉一般,而有的,则是一些文官,也有的,只不过是有些来往的文人诗人罢了。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没人敢开口求情,于是乎,这一场以谋反为名的大案,逐渐成为了无数人的噩梦。

一个叫做孙蕡的诗人,也被迫卷入了这样的一场风波。孙蕡是一个文人,性格豪爽,又喜好读书,一度到了书无所不读的状况,更不用说,他在写诗文的时候,都不需要草稿,往往都是可以一气呵成的。他在朱元璋登基的第二年参加了科考,考中了进士,成为了翰林典籍。可以说,孙蕡是一个没有势力,也很难与人勾结的存在,但偏偏那场蓝玉案,他也被抓了!

孙蕡被抓的理由其实很无厘头,在我们如今看来,就是一场不分是非黑白的胡乱搞事。就因为他曾经给蓝玉题了一幅画,仅仅就是这一个原因,他被下狱,并且被斩杀。

作为文人的孙蕡,自知无力抗衡,也无法保住自己的性命,在临刑前,他特意的做了一首绝命诗。诗文内容如下:

"鼉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这首诗的内容很简单,孙蕡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直白的说出自己的冤情,就单单讲,这太阳也要下山了,行刑的鼍鼓也已经被敲鼓人敲了三下了。我马上就要走上黄泉路了,可惜的是,黄泉路上没有客栈,我还真的不知道今晚的自己应该住在哪里呢?

孙蕡这诗看似下的自己,没有任何情绪的失落,也看不出对死亡的畏惧。但事实上,如果是身在其中的人,大概就能够读懂这首诗的悲凉吧!这首诗并没有不为人知,后来不知怎么的,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读过这首诗的朱元璋,明白自己杀错人了,就想要问负责监斩的指挥,这个人如今到哪了?

其实,这本就是一首绝命诗,所以,在朱元璋看到此诗的时候,诗人早已经消失在世上了。但是,朱元璋得到这个消息后,反而更加的生气了。他对着监斩指挥发火,说为什么不早点奏报这个消息。最让人想不通的是,朱元璋竟然为此杀了监斩的指挥。可以说,这样的朱元璋当真是让人无奈呀!毕竟,既然已经犯过一个错了,为啥非要用另一个错来弥补呢?

或许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在这件事中,终究还是愧疚的,所以想要以监斩指挥的性命来给自己一些安慰。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不管是对于哪一个人来说,终究都是于事无补的。与其拿一个人的性命去抵消另一个人的性命,倒不如好好的想想,如何才能减少这样的冤案发生。

但这些事情,当年的朱元璋不会想到,他杀伐果敢,想要为自己的孩子铺路,但为此付出生命的人,也实在是太多了!

关键词: 不知怎么的 真的不知道 锦衣卫指挥使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