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当前最新:最忘恩负义的朝代,有功之臣均被灭族,揭示汉朝鲜为人知的一面

时间:2022-10-24 06:46:2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众所周知,秦朝的统治腐朽之后,楚汉两国是起义军中的佼佼者,而且前期楚国的势如破竹,给人一种会取代秦朝的感觉,然而最后却由刘邦率领的汉军取代,这离不开汉朝众多大功臣的贡献,这些功臣也都纷纷加官进爵,可以看出汉朝还是一个非常公平的朝代,然而实际上汉朝也有它的另一面。

从汉文帝到汉武帝时期,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冤死的大臣,有的甚至还是立过大功的,按道理说这些有功之臣应该加官进爵,安享晚年,没想到最后竟然冤死甚至还被灭族。


(相关资料图)

主父偃的出生并不好,但是正所谓人穷志不能穷,所以他在早年不断学习纵横术,穷游各个国家,增长见识,然而当时盛行的是儒术,于是主父偃受到各国儒家排挤,后来到长安的时候受到汉武帝青睐,被委以重任。

朝廷之中最忌讳的就是升迁过快,主父偃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据史册记载,他在上书当天就受到汉武帝接见,随后被赐予官职,一年之中升迁四次,可想而知在朝中必然树敌众多。

见多识广的主父偃自然明白汉武帝也有这个心病,所以上书建议汉武帝,各个诸侯国将自己的封地分发给子孙,这样一来诸侯国的封地和权力被划分,诸侯们对汉武帝的威胁也就小了很多。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提出质疑,能成为诸侯的,智商必定在线,肯定不愿意将自己的封地和权力划分出去,然而中央有政策,各个诸侯国子弟肯定会纷纷响应,所以就算诸侯不愿意也没办法。

总的来说晁错是一位智商极高,但是情商堪忧的名士,汉文帝在位的时候晁错就深受信赖,所以才会被选为太子老师,但其认死理的性格,逐渐让他在汉文帝面前失去了宠信,但是太子却十分信赖他。

后来太子继位成为汉景帝,晁错的地位就更高的,然而低情商却最终让他被灭族。汉文帝时期,晁错就以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症结和处理问题而被赏识,最出名的便是他向汉文帝上书《守边劝农疏》。

除此之外晁错还进言建议削藩,但是汉文帝并没有采用,袁盎在内的众多大臣也不同意,但是太子却十分支持他,毕竟是自己的老师。

汉景帝继位之后,晁错再次提出削藩,还在上书的《削藩策》中说到不削藩就会有大祸降临,此时虽然还是有很多大臣持反对意见,但由于汉景帝十分信任晁错,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公开站出来反对,但是晁错的父亲再三劝解无效,便服毒自尽了,可想而知这并不是一项非常英明的决策,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在家人的请求之下将他带到长安抚养,霍光也在霍去病的举荐之下担任郎官,由于在职的二十年时间里没有犯过一次错,所以逐渐受到汉武帝信赖。

汉武帝驾崩前,把年仅八岁的汉昭帝托付给霍光,可想而知对他的信任程度有多深,然而汉昭帝驾崩之后由于没有儿子,不得不将昌邑王迎接回长安。

奈何昌邑王荒淫无道,于是霍光和众多大臣商议,将因巫蛊之祸而流落民间的武帝曾孙迎接回朝,刘洵继位之后,想立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原配妻子许平君为皇后,但是霍光的妻子霍显,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居然买通太医毒害了许平君。

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莫名其妙去世,刘洵自然想方设法查明原因,此时霍显担心事迹败露,只能告知霍光。霍光在知道此事后,看在夫妻多年的情分上不得不帮忙隐瞒。

纵观古今,有不少明君也有很多昏君,对于臣子也是一样,但是为官之道远比为君之道复杂得多,为官者不仅要处理好和皇帝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和同僚们的关系,同时还得兼顾名声,实属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问。

反观主父偃、晁错、霍光这三位大臣,都对汉朝有很大的贡献,生前也曾辉煌过,但被灭族的结局都很悲惨,对于前两位来说,更多的是自身原因,而对于霍光来说更多则是因为家人。

正所谓凡事都有两面性,不仅要看到繁荣昌盛的汉朝,也要看到这些为汉朝做出贡献,却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大臣们,即使被灭族,也要名留青史。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关键词: 可想而知 加官进爵 有功之臣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