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快资讯丨三国里,关羽和于禁都当过降将,为什么他们二人的差别这么大?

时间:2022-10-13 09:48:3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在古代,人们提倡"忠孝",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说法。如果一个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背叛自己的君主,那会让他以及和他相关的人都抬不起头来。在战场上更是如此,一个武将总是把自己的荣耀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所以一个在战场上投敌的武将更是为人们所不齿。

三国里有这么两个人,他们都曾经在战场上投降过敌人,但是之后却遭遇到了不同的待遇。一个投降后回到故主那里,不仅仍旧受到了重用,而且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为后人所膜拜。另一个人投降后也回到了古主那里,不同的是,他受到了冷眼与羞辱,最后惭愧而死。同样是降将,为何二人的结局差别就这么大呢?

一、投降的出发点不同


(资料图片)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亲提大军讨伐当时占据徐州的刘备。刘备不敌曹操,乱阵中刘备、张飞走散,关羽镇守的下邳城被曹操重重包围。曹操因为爱惜关羽的才能,不忍心全力攻城以死相搏。于是,曹操用计将关羽引出了后包围在土山之上,使之与城中断绝联系。

曹操又派关羽故交张辽前去劝说,关羽为保留有用之身保护嫂嫂,也为了今后有一天能与刘备再见,不得以投降了曹军。虽然如此,关羽仍然与曹操约法三章,一,降汉不降曹,关羽今日投降大汉而非你曹操;二,二位嫂夫人每月按皇叔俸禄奉养,上下一干人等不得骚扰;三,他日若有皇叔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关羽都要去寻他。

反观于禁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破襄阳围樊城。曹魏上下一片震动,曹操几乎要为避开关羽锋芒而迁都他处。在司马懿等人的劝说下,曹操打消迁都的想法,并准备派曹植领军解救曹仁。但是曹植醉酒误事,曹操令于禁领军三万前去协助曹仁。不幸的是,连日大雨,而于禁又驻扎在低洼之处,关羽抓住时机,水淹七军,一举荡平于禁三万大军。

副将庞德死战不降,而于禁为保性命举军投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庞德对比,于禁身为主将反不如庞德。而且于禁跟随曹操三十年,庞德刚刚投靠曹操不久,难怪曹操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二、二人投降后的表现不同

关羽投降曹操后,一心想的只有三件事,就是保护好嫂嫂,寻找大哥刘备,然后报答完曹操后回到刘备身边。刘备虽然暂时投靠曹操,但是始终坚守君臣大义,始终对待二位嫂嫂倍加敬重。曹操虽对关羽恩重如山,但关羽始终不忘旧主。对于曹操,他也没有忘恩负义,一定要报答完曹操后才肯离开。关羽就是这样一个来也明白,去也明白的侠义之人。

当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角逐,关羽为报曹操之恩,果然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此后,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后,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而去。

而于禁呢,因为畏死投降了关羽。关羽战败后,又流落到了东吴。他在东吴过的也不过是寄人篱下的日子。连东吴的文人都拿着鞭子要鞭挞于禁,真的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曹丕即位后,于禁被送回曹魏,曹丕虽然表面安慰于禁,但却暗地命人作画羞辱于禁。于禁也因此羞愧而死。

虽然关羽和于禁都投降过,但是二人所处的境地不同,对待方式也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这件事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的历史故事;给我留言,下一篇文章就是您想要的答案。

关键词: 在战场上 寄人篱下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