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环球快资讯丨赵孟頫应召入京,为皇帝写了副对联,忽必烈:做我的兵部郎中吧!

时间:2022-10-12 06:47:5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赵孟頫应召入京,为皇帝写了副对联,忽必烈:做我的兵部郎中吧!赵孟頫觐见,隐然有帝王相,皇帝疑惧,命他摘下帽子,忽必烈笑了!他是赵匡胤的11世孙,入仕元朝36年,4代皇帝礼遇,还受后世景仰!他是赵匡胤的11世孙,却仕元36年,练就一身绝技,倍受后世景仰!他是赵匡胤裔孙却深受忽必烈器重,仕元36年为何能赢得后世景仰?

说起中国古代的书法大家,赵孟頫的名字是不能被遗漏的。赵孟頫的书法与绘画成就,是史有定论的。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书法创作上,篆、隶、真、行、草书,赵孟頫无一不精,而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取得如此艺术成就的赵孟頫,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身世背景:他是赵宋皇族子孙,为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秦王赵德芳之后,系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赵孟頫自幼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写字运笔如风。但是,赵孟頫11岁时,他的父亲赵与訔因病去世,赵家的生活便大不如前。好在是皇族子孙,所以,赵孟頫14岁时,因其家世代为官亦入补官爵,并通过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调任真州司户参军。


(资料图)

然而,当时的南宋,正在遭受大蒙古国的攻击,南宋已是摇摇欲坠。果然,南宋德祐二年(大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南宋灭亡后,赵孟頫一度蛰居在家埋头苦读,拜老儒敖继公研习经义,学业日进,声名卓著。

正当赵孟頫想安心地做个前朝遗民时,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人生进程--本是赵宋皇族的遗民,却做了元朝36年的显官。

元朝统治者,作为外来民族入主中原,出于政治需要,他们选择通过安抚江南士子来收买人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元世祖忽必烈之诏,到江南搜访隐居的南宋遗臣。程钜夫遍访江南,寻得20多个可用之人,其中,赵孟頫因其才学、名望名列榜首。程钜夫应该是赵孟頫的铁粉,所以,对赵孟頫非常敬重。

赵孟頫一行被带到大都(元朝的首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后,程钜夫还专门安排赵孟頫进宫,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见赵孟頫丰姿如玉,照映左右,以为他有帝王之相,心中顿生疑虑,不知他作为宋朝皇帝的后代,是不是真心归顺我呐?

想到这儿,忽必烈就让他摘了帽子。赵孟頫把帽子一摘,露出了个尖脑袋。忽必烈一看,哈哈笑了,说:"不过是个漂亮书生。"于是才打消了疑虑,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个名闻江南的大才子来。

此时的赵孟頫 ,在忽必烈眼中又是另番模样:才气豪迈,神采焕发,如同神仙中人,非常高兴,让他位坐右丞叶李之上。这样的排位,足见忽必烈对赵孟頫的喜爱,这也是对赵孟頫的一种褒奖。

赵孟頫不仅字写得漂亮,文思也很敏捷,比如吟诗作对之事,他都可信手拈来。关于他的巧思佳对,有个流传较广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他北上大都的途中。

扬州有个姓赵的富商,在瘦西湖畔建了"迎月楼"。新楼落成那天,主人大宴宾客。入席时,客人都互相谦让,不肯坐上面首席。原来,当时有个习惯,坐在上首的客人,要为主人的新居题联作对。正在你推我让之时,忽然门外来了一位外乡客人。他彬彬有礼地向各位打招呼,大家便顺水推舟,把他让到首席坐下。

酒过三巡,主人果然请客人题写楹联。大家异口同声地请上座客人代笔。谁知这客人毫不推辞,提起笔来稍加思索,就龙飞凤舞地写道: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大家一看这联,不但联意极佳,而且书写甚妙,不禁个个拍案叫绝,称赞不已。于是主人再三请他署名,客人乃在联旁写下"赵子昂"三字。众人这才知道,此人原来就是名震江南的赵孟頫(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

赵孟頫的人生后36年,受到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享年69岁。赵孟頫病逝后,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

(图片来自网络)

忽必烈并不一写知道赵孟頫给赵姓富商写对联的故事,但是,他对赵孟頫的才情是深信不疑问的,所以,在礼遇赵孟頫之后,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给他这样大元皇帝写副对联。

忽必烈给予赵孟頫的,正是展示才艺与表达忠心的好机会,赵孟頫并不推辞,并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会,他就提笔当场写了一副有名的对联: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这副对联并不是赵孟頫的原创,而是出自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为颂扬隋文帝杨坚所写的《入隋侍宴应诏诗》。

陈叔宝是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在位期间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最终,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被俘后的陈叔宝,开始了仰服杨坚、低调做人的亡国生涯。

开皇十四年(594)十二月,隋文帝杨坚东巡,陈叔宝随行。登芒(邙) 山,陈叔宝侍宴,应诏赋此诗。其诗曰: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

用日月以喻皇帝,这在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其诗妙就妙在陈叔宝以降王的身份,竟把昔年群臣阿谀自己的词汇一古脑儿搬来阿谀杨坚,这才让诗句有了巨大的冲击力。

赵孟頫引用陈后主的诗句为联,也是猛夸元世祖的德性,跟太阳和月亮似的那么明亮;他住的元大都也建造得特别壮丽,给王朝的江山增加了光彩。忽必烈一看赵孟頫的字确实漂亮,写的话也都是捧自己的,高兴极了,于是,力排众议,特授赵孟頫为兵部郎中。

成为元世祖的近臣之后,赵孟頫并没随波逐流,而是活出了自我。在朝中,赵孟頫公心谏言。有一次,大臣王虎臣揭发平江路总管赵全的违法事实,朝廷命王虎臣去查处。御史中丞叶李坚持奏请不可派王虎臣,忽必烈不听。最终,还是赵孟頫的一番话,敲醒了忽必烈:"赵全违法确实应该问罪,但王虎臣以前在平江也常常强买民田,纵令下属臣僚奸诈营利。赵全曾多次与他争斗,王虎臣怀恨在心。如今派王虎臣去,他必然陷害赵全;纵然查出赵全不法事实,人们也不能不有所怀疑。"忽必烈这才明白过来,改派他人去处理。

在地方,赵孟頫细心理政。忽必烈有意让赵孟頫参与中书省政事,赵孟頫坚持不肯。他认为久在君王身边,必受人嫉妒,故极力请求到外地任职。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赵孟頫外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当地有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役,因不胜艰苦而逃走。他的父亲诬告是同服劳役的人将掀儿杀害。赵孟頫怀疑其中有冤情,不立即判决。一个月后,掀儿自己回归盐场。郡中人都称赞赵孟頫料事如神。

于朋友,赵孟頫不忘旧情。他原是因程钜夫的举荐而以兵部郎中入仕元朝的。后来程钜夫任翰林学士承旨时辞官归家,朝廷命赵孟頫接替他任职。赵孟頫就任后,先去拜谒程钜夫,然后再入翰林院视事,此事被当时传为士大夫的佳话。

关键词: 元世祖忽必烈 南宋灭亡 翰林学士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