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世界短讯!刘禅开城投降时,黄皓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魏延能吗

时间:2022-10-06 06:52:0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乱世中往往都是弱小一方,逐步吃掉强大一方。如秦末乱世,最终胜出是刘邦,曹操袁绍相争,曹胜出;隋末,李渊占领的地盘人口也不是优良的,元末朱元璋一方势力也不是最强大的;明末,清军也就十万之众。众多例子说明,在冷兵器时代,胜负并不是数字物理比拼加减。胜负关键在人,需目标正确,战略正确,尚需一点天意(或说一点运气,可能客观一点)。目标正确,才容易聚拢人心,激发斗志。战略正确,才容易找到发力点。关键时刻,运气眷顾。

但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君主的才能,君主如果昏庸,再强大的国家也会被他拖垮。

三国时期,蜀主刘禅荒废朝政,亲小人,远贤臣,再加上失荆州、败夷陵,使得国力大损,263年,刘禅投降魏国,刘禅开城投降时,黄皓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但是魏延能吗?

魏延不死,姜维守内,魏延攻外!魏延战阵兵法在张飞之上,与关羽有胜之无不及,对刘备忠心不二,重金属铁粉一个,在曹爽司马懿内乱之时,南联东吴取襄阳,北结匈奴掠魏边,出汉中取长安、伐洛阳天下事,未可知!

其实魏延在的话,是有可能阻止蜀汉灭亡的。魏延在的话,军权是有可能在姜维之上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是蜀汉的第一军人,说话的分量也会很重。蜀汉灭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姜维把所有险隘的兵全撤了,致使魏国无阻碍地进入蜀国腹地,如果一直扼守险要,魏国不一定就会占便宜,魏延在的话是有可能扼守险要的。

还有,魏国当时是司马昭掌权,而司马昭派兵伐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想捞点功劳,在身份,地位,爵位上巩固一下自己的统治力,当时并没有打算灭蜀,灭蜀是歪打正着了,所以在刚开战的时候,魏军的战心并不旺,蜀汉扼守险要,魏军打不下来,捞点小便宜也就撤了。 原因三,据传说,费祎的死和姜维有关,说是姜维想掌权,而费祎不死姜维是没有机会的,费祎被刺有姜维的参与。如果魏延在,在身份,声望,地位都有可能比姜维高的,杀死费祎还得合计魏延。 所以综上所述,魏延在是有可能阻止蜀汉灭亡的。

最后再说一点,蜀汉优势在于易守难攻,诸葛亮却没有利用这个优势,不断采取攻势策略企图扰乱曹魏发展,这样一个以本伤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蜀汉本土势力。他完全可以用少量人力物力坚守关隘,待机会偏师出击骚扰,而把主要人力物力用来勤修内政,垦荒和新修水利,积累人口,以蜀汉的地利,保自身平安是没有问题的,待中原乱起则起而逐鹿天下,无机会退而自保,对内安定民心,吸收蜀汉本土人才,用几代人的时间夯实对蜀汉的统治。

但是诸葛亮一直反其道而行,大军出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主动放弃自身地理优势去强攻曹魏重兵把守的关隘,内部巴蜀本土人民被压榨而对外来的刘备集团怨声载道,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集团,实在是非智者所为,个人认为诸葛亮是把个人名声和理想凌驾于蜀汉利益之上。既想完成当初对刘备的承诺又顺便借北伐把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要知道当初刘备的托孤大臣可不是他一个,只是被他用手段给收拾掉了。后面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话完美了,所以才留下千古智者的名声,综合各种历史资料看,再分析,其实诸葛亮是长于内政,对于军事只能说是娴熟,并不是那种有创造力的军事统帅和军事指挥奇才。中规中矩而已。而且稍显浮躁,只顾眼前忽略了蜀汉长远。

关键词: 是有可能 蜀汉灭亡 的原因是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