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全球消息!此人上表触犯到朱元璋的禁忌被杀 吴晗等史学家被一篇墓志铭打脸!

时间:2022-09-13 16:48:3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古时候的中国人是非常讲究门第和出身的。

如果出身低贱,无论官做多大,甚至是当了皇帝,背后都会被人耻笑。

朱元璋出身低贱,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当了皇帝后,仍免不了遭受文人讥笑、编排。


(相关资料图)

现在世间流传有许多出自明清时期民间"艺术家"手笔的"朱元璋肖像",就用漫画式的技法把朱元璋肖像画得无比夸张、无比丑陋。

民间也流传有许多因为朱元璋出身低贱,从而无比偏狭、肮脏、龌龊、阴险、狠毒的血腥故事。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浙江天台人徐一夔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朱元璋过生日,百官都上表称贺。杭州教授徐一夔也不例外,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贺表,向朱元璋拍马屁,颂词如潮,臭屁熏天,称赞朱元璋是上天特意降生的圣人,为千古垂范、万世作则--其原话是"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哪知马屁拍到了马蹄上,这句话里的"光"字、"生"字、"则"字犯了朱元璋的禁忌,徐一夔于是被朱元璋卡嚓一刀斩了。

朱元璋为啥要杀徐一夔呢?原来,"光"字让人联想起光头,"生"直接是僧的读音,朱元璋认为徐一夔是讥讽他曾经当过和尚;而"则"字字音近于"贼",则徐一夔又唾骂他参加农民军起义,是盗贼出身。

这则故事还被吴晗收入他的力作《朱元璋传》中,书中写得活灵活现:杭州教授徐一夔的贺表里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样几句话,朱元璋读了大怒,说:""生"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光"是剃发,骂我是秃子;"则"的读音与贼相近,骂我做过贼!"徐一夔因此就被杀了。

除了吴晗的《朱元璋传》,近现代许多著名历史学家也把徐一夔的故事当作明代文字狱的例证来指控朱元璋。如顾颉刚先生的《明代文字狱祸考略》,丁易的《明代特务政治》,罗炳绵《明太祖的文字统治术》,娄曾泉、颜章炮的《明代史话?胡兰之狱和文字狱》等等。

既然这么多名声响当当的历史学家都引用了这则故事,似乎,故事的真实性就毋庸置疑了。

但是,徐一夔其人,并非泛泛之辈,他是明初著名文史学家、一代师表,生于天台县屯桥乡东徐村,其人其事,在史学材料中斑斑可考。2014年12月27日,天台县还专门举行过"徐一夔文化研究会"。

徐一夔任杭州府学教授的时间是洪武五年九月,此前,其于洪武三年(1370),奉诏撰《大明集礼》。《大明集礼》修成,王祎又荐其续修《元史》,但其以足疾辞,转授杭州府学教授。洪武六年九月,复受命参修《大明日历》,成书100卷。

徐一夔通经博古,著述颇丰,有《始丰稿》十五卷、洪武《杭州府志》、《艺圃搜奇》等。

《始丰稿》是其代表作,收文295篇,采入《四库全书》。其文考证研核精确,朱彝尊赞"文深而不刻,质而不理。理定而言畅,斯天下之至文也"。

清末学者丁丙在编校《始丰稿》过程中,发现"徐一夔因上表犯忌遭杀"故事,其实是一则历史谎言。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始丰稿》卷十五中有一篇墓志铭,是徐一夔为湖广房县知县齐庄卿写的墓志铭--《故文林郎湖广房县知县齐公墓志铭》。文中写:"齐公庄卿……,其卒也,明洪武戊寅,以明年二月祔葬考墓左,是曰蒋山也。"

"洪武戊寅"即洪武三十一年(1398),齐庄卿死于这一年;"明年二月",即建文元年(1399)二月。墓志作于"明年二月祔葬"之时,即充分说明徐一夔在1399年即建文元年还健在。

徐一夔在朱元璋死后尚健在,可见并非为朱元璋所杀。

"徐一夔因上表犯忌遭杀"故事最先出自明代人徐祯卿的《剪胜野闻》。

徐祯卿生于1479年,死于1511年,距朱元璋时代约莫百余年,对史事喜道听途说,其书冠名"野闻",也表明自己所记属于乡野奇闻怪谈,不足为史家采信。

明代学者王世贞在《史乘考误》曾痛批《翦胜野闻》"轻听而多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斥责《翦胜野闻》在记载徐一夔之事中说"称其官杭州教授时,以表文忤旨收捕斩之,殊为荒诞,《野闻》托名祯卿,多齐东之语。"

还有人根据元人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中写的"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一口咬实朱元璋的部队是支吃人吃上瘾的军队。

但是,《南村辍耕录》中对朱元璋军的称呼并不是"淮右之军",而是"集庆军"或"江南游军"!

还有人为了突出朱元璋的残暴,言之凿凿地说"抽肠"酷刑是毫无人性的朱元璋发明的。

《庄子?胠箧》篇里却早有记:"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这里面的的"胣" 就是刳出肛肠的意思。即"抽肠"酷刑是春秋时就被人实施过的,没想到,到了明朝,又被朱元璋重新"发明"了一遍。

相当多史家也不受《翦胜野闻》误导,如成书于1497年的《赤城新志》、成书于1561《浙江通志》、成书于1579年的《杭州府志》,这些书中所作徐一夔传均未及此。明末清初学者汪琬、朱彝尊在各自撰写的徐一夔传也没有采《翦胜野闻》之说。

但乾隆年间的史学家赵翼却偏偏对《翦胜野闻》的记载情有独钟,原文照录了徐一夔被误杀的故事。

赵翼在史学界的地位极高,经过他这么一引用,徐一夔的故事就广为流传,讹传成了信史。

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朱元璋从来就没有刻意隐瞒过自己做和尚的经历,也从来没做什么避讳。

朱元璋当和尚的地方是皇觉寺,他当皇帝之后,就一门心思要把皇觉寺恢复兴建,后来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扩建,大大方方赐名"大龙兴寺",意思是大明王朝的基业就是从这儿兴起的,他还亲自撰写了《龙兴寺碑》文。

另外,在御制的凤阳皇陵碑碑文上,朱元璋就如实地讲述了自己穷苦的出身,以及出家时的落魄境况,目的是广布天下,流传后世。其中"空门礼佛,出入僧房"两句写的就是当年出家为僧时的情况。这大明皇陵碑现在还保存在凤阳明皇陵内。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太祖御笔》诗文中还有三首言僧谈禅的诗,根本就不象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当过和尚的经历。

从明朝弘治至万历间,很多抹黑朱元璋的书以野史稗乘形式出现,除了徐祯卿的《翦胜野闻》、还有梁亿的《传信录》、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祝允明的《野记》、郎瑛《七修类稿》、王世贞《弇州史料》等等。

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然后添枝加叶,添油加醋,把无中生有的事件说的有鼻子有眼。

以至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吐糟梁亿的《传信录》,说"乃不自揆,僭称"传信"……庸妄人自名为信,他人何尝信之"。

赵翼却很喜欢引用这些书的记载,他这样评论朱元璋,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赵翼是乾隆朝的探花郎,其著作《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基本是站在清朝的立场来批判历朝历代的,另外,清朝以修《四库全书》为名,征集天下所有的书,然后对之大肆删改和焚毁。许多古书,尤其是有关明朝的书,大都都被毁尸灭迹了。或者,赵翼所能搜得到的,就是《翦胜野闻》这类可信度不高的野史类书籍了吧?

但奇怪的是,明朝文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编排和丑化朱元璋呢?

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朱元璋反贪反腐力度大、势头猛,杀掉了大批贪官,对文官集团,以及文官集团的子女后代留下了阴暗的影子、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其实,朱元璋在整顿吏治过程中杀人,基本上集中在上层,百姓层面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对于贪官的被杀,百姓是拍手称快的。

更奇怪的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对流传于明清年间那些原本不堪一击的流言津津乐道,深信不疑,甚至还东拉西扯,把许多让人毛骨悚然的恶行强加于朱元璋头上。

比如,有人说,朱元璋怀疑湖南街有人讽刺马皇后脚大,于是下令:湖南街杀。官员误听为"湖南皆杀",于是杀光了湖南省人。

实际情况是:明朝设的是湖广省,并没有湖南之称,所以,这是一则假得不能再假的谎言。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历史学家 朱元璋传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