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环球精选!南宋时期比肩岳飞的民族英雄,忽必烈都不忍杀害他

时间:2022-09-10 17:33:4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气节的王朝,虽然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超过盛唐时期,然而统治者却软弱无能,一次次遭受到异族的欺凌。其中最为惨痛的便是"靖康之耻",华夏民族的尊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皇帝被软禁,皇室子女成为了金人的玩物,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因此,民族英雄岳飞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且写下了流芳百世的著作《满江红》。其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句话时至如今,犹在耳边。

提起岳飞这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英雄,"南宋四名将"以他为首。面对金人的铁蹄,他从未畏惧,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下,依次收复了建康,襄阳六郡,并且在绍兴九年连续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绍兴十年再次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地。不可一世的金人兵败如山倒,对岳家军留下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价。然而名将有志,帝王无情,"风波亭"那莫须有的罪名令一代名将饮恨离去!

也许这是南宋时期最大的遗憾,岳飞的离去让后人饱受同情,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虽然岳飞本身便有出色的军事能力,但是由于他的悲惨结局,后人对其偏爱有加,于是逐渐忽略了南宋时期其他的优秀将领。南宋末期的文天祥便是最为典型的一位,他的品格甚至可以比肩岳飞,可是如果没有那一首极为豪迈的著作《过零丁洋》,没有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恐怕没有人会发现南宋原来还有这样一位忠君爱国,高风亮节,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

南宋末期,陈桥下的基业已经日落松山,泱泱大宋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生不逢时"用来形容文天样其实十分贴切,年少成名,谁又能想到当年的他竟然是一位文人,那一气呵成的万字议论策深受宋理宗的青睐。年仅20岁,他便考上了进士。如果这是一个太平盛世,他也许会成为一位著名的文臣,成了一位政治家流芳百世受后人称赞。可是老天却没有给予他这个机会,开庆初年,元朝的铁蹄跃跃欲试,南宋再一次受到了危机,宋理宗都产生了迁都的打算。

"太平盛世文人治,战火狼烟将军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责任,可是文天祥却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手捧着皇帝的诏书他痛哭流涕,为了率军勤王他四处召集忠义之士,没用多久便有上万人投入了他的帐下。可是这毕竟是一群草莽英雄,根本没有形成军队的战斗力,他的朋友曾经劝说道:"元军势大,区区万余人和以卵击石有什么区别?"但是文天样的回答却令人倾佩,明知不可为却为之,谁又敢说这是愚蠢之举?

论行军打仗,也许文天祥的能力并不出众,也许是大势所趋,老天没有赐予他施展抱负的舞台。江西之战,势单力薄的他终究无力回天,成为了元军的俘虏。然而虽为阶下之囚,元世祖忽必烈却十分尊敬他,曾经亲自劝降许诺如果他愿意效忠大元王朝,仍愿以宰相之位待之。可是他的回答却再一次令人感到尊敬:"国亡不能救,身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

也许这是一种不识时务,是一种愚忠的表现,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忠君爱国,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表现?那一天忽必烈召见了他问道:"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道:"愿赐一死就满足了。"天子诏书一言九鼎,可是忽必烈却因不舍做出朝令夕改的举动。然而事与愿违,忽必烈的第二道诏书还没来得及传达,文天祥便已经命终于刑场之上。

蒙古铁骑,曾经可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所到之处何人不畏之胆寒。即便如此,他们虽然征服了天下,却唯独没有征服文天祥,没有征服这个读书人强大的内心。精忠报国,我们也许首先想到的是岳飞,可是文天祥的所作所为也不逊色;舍生取义,以死报国,哪怕是岳飞都无缘做到这一点。民族英雄,纵观整个南宋时期,也许只有文天祥能与岳飞并驾齐驱!

关键词: 民族英雄 忠君爱国 舍生取义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