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热讯:北宋的“强干弱枝”是偶然还是必然?

时间:2022-07-30 06:40:3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强干弱枝"又称为"强本弱末",其本质是中央集权政策。一直以来,"强干弱枝"都是北宋的主要国策,具体表现为"杯酒释兵权"及罢藩镇等政策,而这个政策,又与"重文轻武"存在着联系,两者互相影响,导致北宋积弱,也造成了收回南宋三大将兵权,继而杀害岳飞的悲剧。

事实上,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曾记载了一段宋太祖与宰相赵普的对话,赵普认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道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兵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资料图】

根据赵普的话,宋太祖和宋太宗相继在行政,财政和军政三方面削夺藩镇的权力。

其实所谓的"强干弱枝"政策,是经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未必是宋代的独创。早在朱温建立后梁时,就已经着手强化中央政府的功能。

由于朱温本身就是最强大的节度使,在多年的征战中,他逐步吞并了如忠武,义成等十多个藩镇,初步建立了比较具有实力的禁军。

随着后梁的覆灭,禁军大多投降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又将麾下精锐的沙陀军和银枪效节军等编入禁军之中,此后重要的政变均是靠禁军才得以成功 。央甚至以禁军驻守地方,监视藩镇。

其实从历朝历代来看,"强干弱枝"并不是专指宋代的国策,而往往泛指加强中央集权的举动。例如北魏任城王元澄主张过"深固根本,强干弱枝",唐代郭虔璀也主张移民以实关中,"自近及远,强干弱枝"。

无疑,中央集权就是以王朝的安全和稳定为前提的,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得到帝位,未免重蹈覆辙,就在周世宗的基础上整顿禁军。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政策,就是将结义兄弟相继委任为各藩镇的节度使,宋太祖的意图就是为了防止兵变。代的禁军分为"在京""屯驻""驻泊"三种,三种禁军之中,只有"在京禁军"是卫戍京城的禁军,"屯驻禁军"和"驻泊禁军"都是驻防地方和执行边境任务的。

由此看来,当时的北宋的"干"也就是禁军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当时的朝野大臣普遍认为只有内部稳定的秩序才能有余力发展对外政策。

如张齐贤认为"民既安利,则远人敛衽而至矣"。总之按照宋人的理解,内政稳定的秩序是对外征服的先决条件,也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强干弱枝"对边防的真正关键影响,不在于削弱藩帅的兵力,而在于禁军出发后协调问题,和后唐,后晋一样,宋初河北前线满布着来自不同系统的军队。

要指挥这些军队,必须要依靠强有力的协调,才能令军队如臂指使,若放任诸将各行其是,只会令部队变成一盘散沙。

可是来自中央的干预不能太过,若是太过则导致将领们无法发挥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到宋太宗时,他曾经分发阵图,下令分为八阵,这种程度的干预引起部分将领的不满,原因是它已经侵犯到将领指挥权的完整。

这些都随着"强干弱枝"政策的推行,宋军内部协调作战的复杂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自五代以来,"强干弱枝"不断的在发展,到了宋朝,已经完成了积累,因而可以这样说,"强干弱枝"的发展是必然的。

关键词: 强干弱枝 中央集权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