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环球要闻:清朝皇帝经常用金瓜子打赏,这东西什么来路有多珍贵

时间:2022-07-12 05:42:2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很多人误以为金瓜子是明清时期才有的御赐品,其实不然,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金瓜子的记录。《东周列国志》记载了一则伍子胥"撒金濑沚"的故事,恐怕那是最早的金瓜子记录。

当年伍子胥遭到楚平王追杀,星夜兼程一路东逃,跑到今天常州溧阳时,饿得两眼昏花。在濑水边,伍子胥得到一位浣纱姑娘的救助,让他吃了一顿饱饭。临分别前,伍子胥多此一举地叮嘱姑娘,千万不能泄露他的行踪。姑娘为了让伍子胥放心,投水自杀。

若干年后,伍子胥功成名就,携带重金前来寻访姑娘的家人。结果物是人非,怎么也找不到任何信息。伍子胥只好到水边祭奠姑娘,然后将三斗三升的金瓜子撒入濑水。这位被后人叫做"史贞女"的姑娘,就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千金小姐"。


(相关资料图)

唐朝时,李白多次游历溧阳,至德元年,应县令郑晏所请,李白写下了《溧阳濑水贞女碑铭 并序》,其中有一句:

"伍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声动列国,义形壮士。入郢鞭尸,还吴雪耻。投金濑沚,报德称美。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有人说这都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有时候民间传说,还真不一定是空穴来风。2018年,《溧阳日报》报道了当地居民,频频捡到金瓜子的报道。在一个叫南渡镇旧县村的地方,至少有五位老人捡到过金瓜子,其中董法清和董龙保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还在世。

时年九十岁的董龙宝,在1957年曾经将捡到的一枚金瓜子,以50元的价格卖了。董法清在1962年捡到一条类似于金条,上面刻着文字的金瓜子,重量三钱三分,被他卖了120元。1965年他又捡到一枚,形状就是一颗瓜子,被他以6元的价格,卖给了银行。

他们捡到金瓜子的地方,距离很近,就在一条早已淤塞的河边,不过它叫"扁担河"。溧阳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至今还收藏着金瓜子的实物。所以,当地老百姓坚信,伍子胥"投金濑沚"的故事是真的,而且他投了数量巨大的金瓜子。

金瓜子其实是"碎金"的一种,具有货币的属性,但是基本不流通,数量很少。最早,凡是小块的金银,一律被称为"锞子",形状不规则,重量大小不一。

金属货币的价值,以重量为衡量标准,所以这种不规则的"锞子",就等于"非标准货币",使用很不方便。加上金是贵金属,使用范围本来就很狭窄,所以,金锞子不像金锭数量那么多。

随着金属铸造技术的提高,不规则的"锞子",慢慢被铸造成规则的条形,和瓜子形状,成了上流社会的"宠物",集货币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

清朝的皇帝,最喜欢拿金瓜子赏赐身边的工作人员。一枚金瓜子的重量大约20-30克,约合今天的人民币一万多元,相当于低级别妃嫔一个月的工资。皇帝拿它来作赏赐,符合皇帝的身份和品味,对受赏之人来说,既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是一大笔收入。

据说康熙雍正时期,得到金瓜子赏赐最多的是张廷玉,他累计收藏了一罐。慈禧太后也是个阔绰的主,她看戏的时候,心情一爽,就让人往戏台上大把撒金瓜子。马未都在一期节目中展示了他收藏的一盘子金瓜子,并调侃孙越,你们哪天开箱,反其道行之,向台下撒金瓜子?

由于金瓜子的身份象征越来越重,后来它干脆被禁止用于民间,成了皇帝的御用赏赐品。所以,获得赏赐的人,反而舍不得将它花出去,更不敢融化了。慢慢的,它成了上流社会有价无市的贵重礼物。

关键词: 上流社会 工作人员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